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部署,切实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效能,强化安全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建设,5月8日,安全工作处精心组织开展“高校安全管理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”专题学习活动。此次活动覆盖安全工作处全体教职工及相关职能岗位人员,旨在通过系统性学习与研讨,为构建平安校园筑牢人才根基。
会议指出,新时代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多元化、复杂化的挑战,这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构建起全面且扎实的知识体系。不仅要熟练掌握安全法规、应急救援、网络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的专业知识,更要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。在应对学生宿舍火灾、网络诈骗等突发安全事件时,能够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,迅速制定出科学合理、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,确保突发事件得到高效处置,最大限度降低事件危害。
会议指出,安全管理人员需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,构建全方位的能力体系。一是具备卓越的沟通协调能力。在安全演练组织、安全咨询服务、矛盾纠纷化解以及事故应急处置等工作环节中,需与师生群体、后勤保障部门等多方主体进行高效沟通协作。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沟通机制,畅通信息传递渠道,形成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合力,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局面。二是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安全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。面对重大安全事故时,必须保持沉着冷静,以临危不乱的定力和有条不紊的处置方式,妥善应对各类复杂局面,确保事故处理工作有序推进。三是在日常工作中,安全管理人员要正确处理各类工作关系,始终坚守原则底线,秉持理解、帮助、善待、尊重的工作态度,坚决杜绝一切违规违纪行为,严禁在工作中出现任何与钱物相关的不当行为,切实维护安全管理队伍的清正廉洁形象。
此次专题学习活动在与会人员中引发了强烈反响,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通过学习,不仅深化了对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,更明晰了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与使命。下一步,安全工作处将把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,通过定期组织专业化业务培训与经验交流活动,不断拓宽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视野,提升其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,为打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。